| | | | | |
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公元前243年,战国中期, 秦庄襄王与楚国交好, 两国相处和睦,互派使者往来频繁 ……
有一次,楚国大臣春申君(本名黄歇,是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)送访楚秦使归国至东安黄安界梁处相互道别。回来的路上,忽遇瓢泼大雨,这行走了几天,所带干粮因雨水浸泡均已发霉,无法食用。到四方碑时,这三十多人饥饿难耐,寻找到一农户家推门而入,就找主人要吃要喝。这家主人一看,进来之人衣着气派,便晓得这肯定是官府中人,那敢怠慢呀,将屋里所有食物全拿出来,有土鸡、土鸡蛋、老腊肉、蔬菜果品,并将不足百斤的半大生猪宰杀,主人又到不远山沟里一渔泉出口用袋子装了十几斤鲜鱼回来……
那时的生态环境才真个叫生态,东安的暗河随处可见,暗河出口那都是渔泉,吃鱼比今天吃方便面还方便,至今东安还有渔泉存在。
书归正传,大约二小时,办了三大桌,每桌十大碗,众人狼吞虎咽,吃得酒足饭饱,几天疲乏顿消。春申君很高兴呀!夸主人酒菜香纯可口,并赐名 “十大碗”,赏十斤黄金、百亩田地。临走时,将农人二十来儿子带走“参军”, 日后为“干部”培养对象,他要感谢人家的盛情款待, 也让人家 “光荣军属”一把嘛!
至今, “十大碗”流传于大巴山区……